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在线留言 | 查询
 
  详细内容
寿新元

艺术简历


      寿新元,男,1943年1月生。现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二届)、宿州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灵璧诗社社长。
    书学苏颜,二王、米、黄及史晨、张迁、乙瑛诸碑帖。所书自撰钟馗联随钟馗画远销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各国。书法作品先后在全国各类书法大展赛上获奖30余次。先后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书法、诗词、楹联等文艺作品3000余幅(首)。出版《灵璧钟馗画对联》《花草情》《兰亭序集字联小辑》等诗联专著。


 

 

 

我的书家“老友”寿新元

李 明

       说到书家寿新元先生,我一直称之为“老友”。称之“老友”,并非是我俩年龄相当!恰恰相反,寿老今年66岁,我33岁,年龄相差了整整一半。其实,我俩是相识了15年的忘年交。寿老比我年长这么多,又是相识了这么多年的老朋友,你说,他能不是我的“老友”吗!
   
既是“老友”,我总想为他写点东西,心想:这也好写,网上定有很多介绍他的文章。晚上到网上搜了一下,竟然没有搜到一篇关于寿老书艺的介绍文章,只有那么几篇他的获奖诗词和书法作品。原来,寿老说从来没写过宣传包装自己书艺的文章并非谦词。是真的没有!
   
这就让我真的很纳闷了!寿老作为省书协的资深会员、市书协副主席,在这个浮华喧嚣的社会里,怎么就真的能够耐得住寂寞呢!我忽然想起寿老写的一副对联:才未惊天休自诩,德能泽世让人夸。原来先生一直认为搞艺术的人如无德无能,是无须去张扬的。
   
俗话说:物因人名,人借人名。我作为一个书画界的无名小卒和文坛的无名小辈,既无惊世之作一鸣惊人,也无深厚的书法造诣,又无虚名等身的协会官衔唬人。作为一个“外行人看来内行,内行人看来不外行”的无名小辈来对寿老的书艺说三道四,品头论足,似乎有些唐突了。那我就只好避难就易,不说字而说人了。
   
初识寿老,是在94年的秋天,因为家境贫困的缘故,我高中毕业放弃高考受聘到新建的灵璧五中教硬笔书法。有一天,校长请寿老题写校牌,我有幸服务作陪,在吃饭时校长对寿老说:学校刚建经济很困难,名家大腕请不起,咱就请既能写好字又没架子的书法家来题写吧。我们俩是老朋友,就请你来写这个没报酬的校牌了。寿老笑着说:我的字就像泡好的一壶茶,你喝我就倒,只要你喜欢。至今有据可查的寿老应酬作品记录,为省内外的书友和求字者题写的作品不下千余件。这正如先生自撰的对联所言:“凡慕名来皆赠墨,唯相趣恰与论诗”。
    
后来,就经常到寿老家中去,或学艺、或借书、或求字、或谈诗、或说文,相谈甚欢。这十余年细细算来,代人索字和自己送人的不下百件。但寿老每次都是有求必应,哪怕再忙都会及时写好,准时完成“任务”,从不拖延。
   
在与寿老的交往过程中,对寿老了解的就更深一些。笔者愚见,要想真正读懂一个人的书画诗词作品,必须真正了解作者的学识、个性、人品和经历。
   
寿老1943年1月生于灵璧县北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早年丧母,自幼家贫,上学较晚,但一直很用功。尽管在上学时,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勤劳善良而又坚强的祖母和父亲依然口省肚挪的让他读完了小学,并于1958年顺利的考取了灵璧师范学校,在学校里逐渐迷上了文学创作。先生初师毕业后当了一名小学教员,虽然,每月只有21元的工资,但先生依然坚持挤出有限的生活费买书订报,如饥似渴地从知识海洋中汲取养料。
   
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1973年初,县革委会宣传组成员周成功同志在马庄大队蹲点时到小学去调研,发现贴在办公室墙上的一首寿新元作词作曲的歌页,就问寿新元是谁?校长说:是我校的一个老师,被公社抽去写材料了。周成功同志说:是个笔杆子呀,应做大用。于是,寿老就被调到县文化馆专门从事文艺创作辅导工作。到了县文化馆这个人才荟萃的地方之后,寿老如鱼得水,创作发表了大量的诗词、民歌、音乐和曲艺作品,并于80年代中期加入了省曲艺家协会和省音乐家协会。1989年先生又被推举为《该下诗词》和《磬乡风韵》两本传统诗词楹联刊物的主编。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之下,许多诗人和作家都改行经商奔“钱途”去了,唯有寿老,还在坚守他的“阵地”,坚持如期出刊。
   
寿老至今已写下了2000多首诗词和3000余幅楹联,在全国各类诗词文学大赛中获奖60余次。在《中华诗词》、《中国楹联报》等全国各类诗词文学报刊上发表诗词楹联作品2000余件,并出版了《灵璧钟馗画对联》专著,又被中国楹联学会和中华诗词学会吸收为会员。
   
先生与书法结缘,纯属偶然!
   
1979年,文革结束之后,党中央拨乱反正。寿老的创作热情就愈加高涨,同时,还帮着抄写墙报板报之类。一天,时任县文化局文化股长的书家谢永祎对寿老说:你写的字很受看,但少点规矩,你练练字吧。于是乎!在谢股长的鼓动和著名书家孙淮滨先生的影响下,年近不惑的寿老又拿起了毛笔,一本《告身帖》整整临习了8年。在1990年全县临帖大展中崭露头角,深厚的颜楷功底令人刮目相看。
   
随后,先生的书法作品又在内蒙古自治区举办的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大赛中获得了金奖,极大地鼓舞了寿老学书的热情。先生深知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要想真正学好书法,必须根植于传统书法。先生学书至今,依然临池不辍,从端庄严谨的颜体楷书到隽秀流畅二王、黄庭坚等书家的行草再到古拙的篆隶和魏碑,临习了数十种不同书体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碑帖,逐渐形成了自家朴拙、浩气、隽秀的书风。
   
寿老淡泊名利,尤其是对仕途无所追求。先生曾经写过一首《悟时》的小诗,诗曰:小砚轻烟起,花笺情自流。一庭清韵在,宦海幸无舟。但是1997年县文联成立之时,县委组织部门在选任主席时真可谓颇费周折。很多人推荐德高望重的寿老来担任文联主席,但是按当时县里45岁不提拔的不成文的规定,寿老都54岁了,别人很难服众,怎么办呢?经过反复酝酿研究之后,寿老在应该退居二线的年龄破了一个天荒,在当了近二十年的文化股长之后年近花甲之年,被提任县文联副主席并主持全面工作。先生幽默的说:五十不求官,六十不求财。没想到老了还“官运亨通”了。寿老有对联表达自己的心境:未羡旁门车马闹,可欣庭案墨书香。
   
1999年,先生退居二线不需上班了,就去给老年大学讲授诗词楹联课,自己和一些老友都老有所乐。同时,寿老针对广大青少年写不好字的实际情况,又在思考青少年的书法教育问题。经过深思熟虑,2000年,仅有6名学生的寿新元书法班开班上课了。十年间,经过学员家长的口口相传,寿老的书法班学员逐年增多。目前,书法班现有4个层次学员300余人。在教学上,先生根据青少年的习字特点,自己编写了较为系统的书法教材。寿老一直坚持不上大课,亲自给每一个学生示范讲解并批改作业。从基本笔画的起笔、运笔到收笔,从简架结构到篇章布局,内容形象生动,易于接受。至今,书法班学员已在全国各类书法大展赛中获奖300余次。尤其是在《书法报》社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中,全国400名金奖,寿老的书法班就获得了16个金奖和8个银奖。寿老常说:书法教育应该从少儿抓起,从小养成写字学习的好习惯。
   
我看到寿老教学一直很辛苦,多次建议他上大课,搞录像教学,但先生说:书法教学不似其它学科,有公理定律套用,学员多是7、8岁的小娃娃,只有这样教学,他们接受才快一些,我虽然多累一点,但是你看。先生说的时候往他的书法班的大门一指,我才注意到门上贴着他撰书的对联:乐传墨韵,喜伴童心。这就是先生亲自教学,乐此不疲的真正所在呀!
   
近年来,寿老先后获得了香港回归国际书画大赛金奖,中国书画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书画大赛二等奖,中国书画艺术华表奖金奖等全国书画大赛金银铜奖40余次。作品入选《中国书法美术家艺术精品集》等十余部书法典籍。
   
寿老是一个宽宏大量,浩然正气、与人为善的人。从他撰书的钟馗画对联中可以看出先生那凛然浩气的书风和胸怀坦荡的处世态度。我曾读过寿老撰书的两副对联:“心有春风常暖世,身无错误也饶人”、“不妨寒雪多留己,可把春风尽让人”,看到了先生。
   
如果你喜欢书法或诗词,只要你愿意,我的书家“老友”随时恭候你的光临,或谈诗论词、或学艺求字、或说文弄墨,寿老一定是热情待客,让你满载而归。不信?有先生撰联为证:门前雅客人犹远,案上清茶香已浓。

                                                                 2009年8月22日于九思堂

                      作者: 李明,现为人民书画网艺术总监、安徽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宿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手机:18055776228

 

 

 

2015-11-13 10:16:35     浏览人次: 5420
 
 
 
 

总编:何新宇  编委:任红雨 尹正旺 种雪剑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政府西侧云集文化商业街5号楼
电话:18055776161;邮箱:zgrmshw@163.com;邮编:234000 ;    皖ICP备:14017835号-1 ;皖公网安备:34132320155005号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民书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