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在线留言 | 查询
 
  详细内容
年近九旬的著名书法家、市书画艺术研究会执行主席郭大华题写《新时代书画报》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宿州市书画艺术研究会执行主席郭大华先

 

我读郭大华

李明

        俗话说:字如其人。什么人写什么字,观其字,读其人。
     有好多时候,有些人让你见了一面就难以忘记,书法亦是如此。郭老大华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郭老1934年生于书香世家。幼承庭训,读书习字,六岁时就随舅父练习颜书体,后又在姑父的影响下研习柳书。从此,“颜筋柳骨”便成为郭老奠定了扎实的书法功底。青年时代,他成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农村艰苦的生活并没有磨去他对书法文学艺术的一片痴心。他热心工作,白天沉浸在繁重的课堂教学和作业堆里,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默默地耕耘者、奉献着。课余时间,他走进田野,沉醉于炊烟袅袅的大自然之中,接受大自然的熏陶。而晚上,他却把所有的时间都有在刻苦临习古代碑帖的海洋中。他沉浸于《乐毅论》《黄庭经》《宣示表》等小楷名帖之中,深得晋唐小楷的神韵,严谨而灵动,厚重而又秀逸。
    搞艺术要耐得住寂寞。这是郭老经常教育我们的一句话。先生不苛求名利,一直默默地耕耘在教育战线上,人们最初是从钢板上发现了他。由于工作需要,十余年来,他经常刻写油印品,练就了一手蝇头小楷,出神入化,端庄挺秀,于是,先生被人们誉为“钢板状元”。我有幸见到先生半个世纪前的钢板字,那是夹沟公社革委会编印的《三秋简报》,就是先生一笔一画刻制出来的。从大到半寸见方的报名,到厘米见方的小标题,再到米粒大小的正文;从标准的宋体字,到古朴端庄的魏碑,再到极具个人风格的小楷;从整张小报的排版设计到插图的刻画,无不充分显示出制作者精湛的书写技法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殊不知,先生的钢板字是得益于他多年临池不辍的晋唐小楷。笔有软硬之分,可道理却是相同的。有了扎实的书法功底,写起钢笔字也就容易得多了,写出来的字不仅好看,而且耐看,更是别具韵味。
    特别是在2003年的非典期间,郭老静坐家中,历时两个月,用蝇头小楷书写了《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等系列百米长卷,此卷不论从功利上还是从形态上,无不体现郭老那深厚的书法功底和渊博的文化底蕴,让观者无不叹为惊止。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良勋先生观后欣然题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六十年来,先生一直笔耕不辍,特别是近三十余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动了硬笔书法的大潮,这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奇葩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兴盛起来。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先生就开始潜心研习硬笔书法,他凭着深厚的书法功底,凭着弘扬祖国传统书法艺术,促进硬笔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的强烈愿望。他义务地办起了硬笔书法培训班。报名者络绎不绝,原打算收50人的班,一扩再扩,一期不行再来一期,以致连续开了十余期,还满足不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强烈的习字愿望。直至今日,先生每每提及此事,还老是唠叨“惭愧,惭愧”。先生认为自己又欠了一笔“翰墨斋”,对不住众多的没有参加学习的书法爱好者。于是,登门求教者、上门索字者,络绎不绝,这给郭老莫大的鼓舞,更加坚定了先生要为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的决心和信心。1993年9月,经过整顿后的宿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成立了,正值花甲之年的郭老被与会者一致推举为主席。
    戏台搭起来了,怎样给古城人们的艺术生活唱出一台好戏,协会刚刚诞生,一无编制,二无资金,要啥没啥。于是,先生东奔西走,经过多方求助和精心策划,终于成功地举办了“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书法百米长卷”和“硬笔书法作品展”,给社会献上一台好戏,随后又编印了《宿州硬笔书法报》,这在古城宿州还是首次。
    2006年5月,宿州市老年书画研究院成立了,先生又推选为院长。先生说:“我的压力很大,领这个头就要干点事。”于是,先生又接二连三地组织了12位书法家在市广场冒酷暑举行了“八荣八耻 ”现场书法笔会,还筹集资金编印了彩色《宿州市老年书画报》,至今已编印二十余期, 这给宿城书画界增添了新的色彩。
     为了培养和造就书法人才,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生广收弟子,特别是对一些农村青年和残疾人,先生更是费尽心血,不但教给他们书艺和做人的道理,还给他们生活的勇气和希望。先生工作之余,为了普及硬笔书法教育,为电大编写了硬笔书法教材,安徽省美术出版社、知识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先生编写的《钢笔正楷行书字帖》和《中小学钢笔速成字帖》。他培养了成千上万名硬笔书法人才,有的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还有的在省市甚至是一些全国书法大展赛上获奖,也不乏已在书坛上小有名气 并取得一定成就者。特别是1995年金秋十月在古城宿州举办的先生及其弟子的书画联展,风格各异,功底深厚的作品,在古城宿州引起了轰动。
    对于先生无偿所作的一切,家里 人不理解,在这个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家都不明白,他到底图个啥?犯什么傻劲!本来儿孙满堂,辛苦了一辈子,退休了,也该享受天伦之乐了,可他放下清福不享,每天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编写教材,义务授课,批改作业,还经常到市区及市郊的大中专学校去讲课。出门开会把作业带上,在旅社里批,在汽车上看,在吃饭时候思考。儿女们心疼他,也没办法,知道书法是他生命的全部,是他的乐趣之所在。于是,儿女们千叮咛万嘱咐,他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法教育中去。他依然乐呵呵地风里来雨里去及时地出现在讲台上。受这份洋罪干什么?许多人不解。于是,送他一个雅号--“傻老帽儿”。好一个“翰园傻老帽儿”。
    郭老认为,作为一个书法家,尤为重要的是做人,写字的目的就在于最终把人品写端正,写出一个高尚的情操来,写出一个纯正的、有益于社会的品格来,写出一个有价值的人生来。他还说:书家要藏书于民,注重奉献。一个从事书法艺术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在心中想着奉献社会。先生的“不烦斋”、“醒我斋”的基础就是来源于这种理念。
     近年来,古稀之年的郭老依然不断笔耕,临池不辍,书艺大增,参赛频频,获奖频频,至今已在全国各类书法大展赛上获金银铜奖50余次,艺术传略还被收入了《当代书法篆刻家词典》《国际现代书法集》《中国硬笔书法家辞典》等书法专著,有许多作品被刻碑永志,还有部分作品流入海外,或被展览,或被收藏。先生成了名人,可他依然那么执着地写他的字,依然那么认真地去教他的学生,他依然那么谦虚,依然冒着傻劲,依然寻师访友,广聆教诲。1991年,先生正值花甲之年,为了更好地探索书艺,还考取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海先生招收的书法研究生(全国5名)。1996年5月,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在中国文联举办的中国文学艺术博览会上看到先生的作品之后(先生此次荣获特别等级奖)欣然题写了:“笔力遒劲,端庄大方”以示肯定。在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书法报》社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老年书法展中先生的作品入展并获得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的好评。
    先生一直勉励后学,为了把我所了解的郭老介绍给更多的书法爱好者,我也不顾自己文笔浅陋,才疏学浅,斗胆把先生当作一本内容丰富的好书来读,读他字的率真,读他为人的真诚,读他治学的严谨,读他那种甘为人梯,默默奉献的精神。但愿更多的书道同仁能读出先生更丰富的内涵!

                                             

     李明2008年于九思堂
        

  作者: 李明,原中国人民书画网总编、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安徽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宿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2021-2-8 22:04:02     浏览人次: 2662
 
 
 
 

总编:牛子嫣 编委:任红雨 尹正旺 种雪剑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政府西侧云集文化商业街5号楼
电话:13905572611;邮箱:zgrmshw@163.com;邮编:234000 ;    皖ICP备:14017835号-1 ;皖公网安备:34132320155005号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民书画网版权所有